众创空间全国遍地开花

时间:2016/9/23 浏览量: 1969

创新创业如火如荼,催生了大量草根创客、小微创业企业的办公需求,各类众创空间、孵化器、联合办公空间遍地开花。在某些创业大会、创业沙龙上,众创空间竟比创业者还多。事实上,不少众创空间经营者坦言,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众创空间实在是个苦差事,风险大、回收慢。之所以仍有人迎难而上,与当下的环境、政策不无关系。“站在风口”的众创空间,其自我“孵化”之路已经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二房东” 的日子越来越难


今年4月,位于深圳南山科兴科学园的众创空间“孔雀机构”因欠租数月倒闭,60多家创业团队被物业强行清场。“孔雀折翼”,令不少人扼腕叹息。“即使在二三线城市,众创空间想靠当房东、二房东来实现盈亏平衡也是不可能的,更不必说北上广深了。”苏州蒲公英众创空间负责人吴晓梅说。

目前苏州蒲公英众创空间共有30多位员工,人员运营加上物业、水电等开支,每月成本近20万元,这还不包括大型会议的会务费用。而蒲公英仅有350个工位,按照每人500元/月的收费标准,满员状态下也只有17.5万的收入,这其中还必须扣除部分新入驻创业团队前几个月免费使用的份额。

蒲公英从政府获得了一部分补贴,园区政府为其提供了免费场地和启动资金50万元,省科技厅、苏州市科技局等先后提供各种补贴累计约100万元。“这笔钱后来被用于支付众创空间内的装修费用。各家创业空间的情况不同,但这笔账怎么算都是亏的。”吴晓梅介绍,蒲公英通过股权增值的商业模式实现盈利,这需要一个过程。

优客工场4月发布的《中国众创空间发展蓝皮书》中指出,众创空间多以租金作为重要盈利来源,甚至是唯一的盈利来源。在政策扶持期尚勉强维持生存,一旦失去补贴可能就难以为继。

建立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


众创空间的蓬勃发展给地方经济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截至2016年4月,园区备案了53家众创空间,百度创业中心、腾讯众创空间、Plug&Play、蒲公英等40家众创空间正式运营,提供免费工位5600个,吸引孵化了700多个项目,带动社会投资10多亿,带动7600余人创业就业。

但采访中,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外行的众创空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地产背景的,为了盘活资产,大都抱着“房子暂时租不出去,不如先搞个众创空间”的心态。另一种则是盲目跟风者,摸准某些地方政府“政绩指标化”的痛处,挑政策拿补贴,哪里补贴高就去哪里。

“众创空间是个新兴行业,一拥而上、大浪淘沙都是必经的过程。”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和信息化局长张东驰认为,政府鼓励、引导,但最终应该交给市场,建立市场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

在苏州园区,对众创空间的考核采用积分制的形式进行。“成功举办一场与创业相关的交流分享或对接活动可获得10-100分,在孵项目参加全国性权威创业大赛并获得名次可获20-60分,在孵项目获得市场化投资可获得30-100分……若到年底考核不合格,将不再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苏州工业园区云计算产业联盟协会张甜介绍。目前,已经有3家众创空间被取消资格,有的是因为公司业务调整,有的则是因为长期没有动静。

细分市场将迎更大蓝海


办公场地、创业培训、人力资源、投融资对接,以及注册、财务、法律、技术……几乎所有的众创空间都提供或是宣称提供这些创业服务,内容高度类似,同质化竞争明显。部分创业导师在多个创客空间兼职,不同的创业培训中,所讲的内容几乎一样。

很显然,疯狂扩张又缺乏实体支撑的众创空间,走到了亟需转型的十字路口。“找人、找钱、找项目,这都需要对某一行业有足够的了解,用足够的时间积淀资源。”欧朗物联硬创空间董事长沈春晖认为,目前国内众创空间专业化程度不高,但“大而全”的时代终将过去,越来越多的众创空间将转型“小而精”、“小而美”,深耕某一特定领域才能赢得发展。

由京东集团和苏州创博会联手打造的(10:10)孵化器专注设计生态链,对接、吸纳、孵化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优秀生活类设计。而在苏州生物纳米园内,聚集着达安创谷、美敦力中国、百拓生物、颐华生物医药等一批生物医药类的专业孵化器。

“与绝大多数众创空间不同,我们不做投资,而是将自身优势集中于技术。”欧朗物联硬创空间总经理郭梓恺介绍,目前在国内,专注于智慧硬件的“硬创空间”还是个新概念,这一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一类别众创空间的特点。“欧朗有多个共享实验室,包括快速打样中心、一站式微工厂等,可以为企业提供小批量的定制生产,甚至是为其研发环节提供‘技术积木’,以收取专利费的商业模式盈利。”

“众创空间为创业企业提供产业化的孵化服务链,孵化平台的运营模式已由原来的政府行为转变为市场行为。”张东驰认为,众创空间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以个性化定制、深度参与的方式,提高创业服务效率和孵化成功率。

4008-168-075
guangxinhongye@sina.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广信鸿业(北京)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 京ICP备10031875号-1

Copyright 2012 广信鸿业(北京)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保留全部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