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办公场新动向 由写字楼走进商场
联合办公又有新形式,很多联合办公场所由写字楼搬进了商场。上海新近开业的多家购物中心近日不约而同地引入了联合办公业态,后者或将同餐饮、超市、影院等业态一样成为购物中心的“新标配”。
12月中旬开业的虹桥商务区内的大型购物中心龙湖上海虹桥天街引进了联合办公——由龙湖旗下自有联合办公品牌一展空间打造的上海首个项目。此前,龙湖在北京的长楹天街也引入了联合办公业态。
位于上海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南京西路上的金鹰国际广场近日重新开门迎客。在歇业调整业态近两年后商场引入了联合办公运营商方糖小镇,将商场的7-9层改造成了一个自由定制的办公空间。
另一家新开业购物中心——由中信资本打造的位于普陀长寿路的上海西康路189弄项目同样把购物中心的两个顶层空间租给联合办公空间运营商。
该项目公司业务负责人表示,“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我们需要引进不同租户。过去主要是健身馆、电影院、超市,但如今可能是联合办公空间。”
方糖小镇创始人兼CEO万里江告诉记者,联合办公业态进入购物中心是在商业+共享办公领域的探索,在金鹰国际打造的集办公、秀场、活动为一体的“前店后场”模式是一次大胆的实验,将让零售商业办公者直接面对消费者,以得到最真实快速的反馈。
这样的模式在国外已有先例,全球最早的购物中心+联合办公模式出现在美国旧金山,当地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WestfieldMall在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尝试后将Bespoke 联合办公空间引入商场。消费者可以在购物中心里直接看到、触摸并实地测试最新的电商产品,甚至可以参与某个产品的会议讨论,为创业者们提供一手市场调研资料与新思路。
Westfield labs市场部副总监LindseyThomas此前公开表示,很多互联网公司在探寻线上服务的时候,迫切地希望有一个机会来接触线下,希望有一个平台可以测试自己的新产品。希望这样的新模式能够提升消费者在购物中心的互动体验,同时通过这一方式来预测未来的购物中心购物模式。
位于日本大阪的“知识之都”项目则打造了另外一种概念的联合办公空间,将当地多家科研机构、研究所、大学、科技企业与零售商业功能密切相关的科研成果在购物中心展示,衍生出创新业态与体验空间,打造科研成果输出型的“众创空间”,拉近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提升消费者对全新体验、业态成果的反馈效率。
回到国内市场,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热潮下,联合办公与众创空间也呈飞速增长态势。联合办公品牌和开发商纷纷试水购物中心+联合办公这一模式,希望打造购物中心联合办公空间的标杆项目。
国内联合办公品牌优客工场刚刚宣布了与凯德集团的合作,将入驻凯德旗下商用物业,聚合“商业+共享空间”的效应,首站选址武汉凯德新民众乐园。这并非优客工场在购物中心的首次尝试,早在今年上半年优客工场已与上海证大集团合作,在位于浦东花木的喜玛拉雅艺术中心打造了商场里的联合办公项目。
万科也与上海联合办公品牌P2合作,在虹桥万科中心的下沉式广场内推出了结合自然、探险与创业的未来办公项目。
上海的开发企业长甲集团也在旗下长泰广场的一层以及局部地上二层、三层的商业空间内开始运营自有联合办公空间——泰创。
由商业地产运营商盈石中国创投基金推出的摩客空间Mallwork Space也在上海黄浦区新邻生活广场打造了社区商业内的联合办公空间。
仲量联行提供的数据显示,在过去12个月里,中国的联合办公空间数量猛增,目前仅京沪两地就有500多处,而去年仅寥寥几家,购物中心也开始成为联合办公品牌争夺的焦点。
这源自于大量小微企业的新建,仅2015年全年,中国新注册公司数量就达400万家,同比增长21%。年轻人工作方式的转变以及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对于联合办公的需求。仲量联行预计,到2020年,全球联合办公租户数量将达38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