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顶尖团队设计、最新科技、4天就盖一层

时间:2017/2/27 浏览量: 2005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主体结构封顶了。崭新的理念、先进的环保技术、全球顶级设计团队……北京城市副中心将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打造“千年大计”。

其实早在2012年,北京便提出“聚焦通州,打造城市副中心”。2015年,再次提出要求“2017年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迁入通州”,自此副中心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4天盖一层”:行政办公区主体结构封顶

未来北京“四套班子”办公楼及部分委办局办公地,就位于地铁6号线郝家府与东夏园站之间。

行政办公区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市委大楼与市政府大楼分布在运河东大街南北,市委大楼南侧将是市人大、市政协办公楼,市政府大楼东西两侧为委办局办公楼。

经过7个月的施工,今年春节前,“四套班子”和相关委办局办公楼的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在陈宏达看来:“这创造了冬季施工‘4天一层’的副中心速度。”

高效建设,正得益于一批新理念、新技术的应用。其中,BIM的应用贯穿始终。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被不少专家视为“建筑业未来趋势”。传统建筑设计中,建筑师画个草图即可。但BIM是建立三维模型,要求建筑师在设计之初要明确选用何种材料、以及材料的特性,放到建筑模型里面;当改变建筑某个立面的信息,模型将自动调节,设计形态和造价会相应变化。

此外,北京城市副中心体现着生态城市的理念,广泛应用世界最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在这里,节能环保的标准、材料、技术、工艺均为全球领先水平。目的就是要把北京城市副中心建成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的示范区。

中外大师“献计”副中心 凸显中国风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洋溢浓浓的中国风、北京味。北京市委办公楼将汲取古建筑的特色,以米黄色、坡屋顶为主要风格;北京市政府大楼将更彰显“京味儿”,如外墙的灰色取自老北京四合院古城墙的颜色。

中国传统建筑“山林风水”等理念,也融入了副中心。从设计效果图来看,办公区绿林环绕,将有一条河流贯穿其中。地下隧道主要用于行车,地面将更多用于步行。

副中心的建设,可谓凝聚了全球顶级设计师的智慧。

整个方案将突出亲水特征、人文特色、和谐宜居,着力打造鲜明的城市特色。

副中心规划编制呈现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围绕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把服务北京中心城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规划编制的出发点;二是突出新理念,如强调以绿色交通为先导的发展模式,强调城市功能的综合性,主张土地混合使用,主张生态廊道、风道,强调构建疏密有致的城市肌理的重要性等。

副中心将推动京津冀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正拔地而起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为目标,远期要带动40万人疏解至通州。

副中心将使北京形成“一主一副”的布局,让城市分工更合理。副中心毗邻津冀,将辐射周边发展,推动京津冀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据悉,副中心正在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人大附中、北理工附中通州校区等4所学校已正式挂牌;安贞医院、首都儿研所初步确定落户通州;积极推进京唐城际、京秦高速建设,将道路修到河北,并通过实施通香路二期、徐尹路、京塘路和漷马路提级改造等工程,加强城市副中心与周边省、市的联系。

根据今年1月北京两会期间公布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北京将投入42.5亿元,主要用于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来源:通州八通网

4008-168-075
guangxinhongye@sina.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广信鸿业(北京)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 京ICP备10031875号-1

Copyright 2012 广信鸿业(北京)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保留全部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