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时代到来,商业物业如何破局?
2月28日,北京盈石副总裁周睿女士受邀出席“赢商城市沙龙华北站第一期赢声音——大咖视角看2017商业地产发展趋势”,并就商业地产的未来发展趋势、国内商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等议题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从商业角度,来看待商业地产。
大概十年前跟客户去聊我们盈石是做什么的时候,通常大家都还去关注购物中心怎么开业,怎么招商,有什么样的品牌等等。其实那个年代我经常会跟客户说一句话,其实开业是商业地产的第一步,是商业的第一步。所以今天我对商业地产的理解是两个字——“存量”。
我认为大家更多是考虑去库存,但是我们是考虑商业物业怎么找到出路。大家都说商业地产到了存量年代,其实商业地产一直都是一个存量的概念,曾经我们谈商业地产还是地产商业,真正在做商业地产的比例,就是以商业为核心的部分的比例,可能只有一成。这其实是商业地产跟着地产开发大的历史的车轮在往前滚动的一个现状。
看点
01、“存量”从来都不是一个新课题
其实“存量”这个词被提出来,在全行业不管我们用经营的创新手段也好,用新的管理输出模式也好,还是怎么去打造主题,只是一些策略。但大家没有认识到商业地产从来都是存量概念,所以这从来不是一个新课题。
看点
02、“存量”非个别面临的,而是普遍存在的
第二,它从来不是一个个别人的话题,关于存量到底有多少,因为我们盈石一直在监控中国20大主要城市,包括北上广深、主要的省会城市,截止到2016年底,中国存量物业有1.2亿平方米,之前我们还说几千万平米。这里面有超过一半以上是在郊区,就是不是在城市核心区,城市核心区物业大概占到45%左右。这绝对不是个人人面临的问题,我们只监控了20大城市,中国有很多很多城市,而且每年开业的那么大量的购物中心,其实并不是存在于这些二线城市或者核心城市当中,还有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存量项目,都会面临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存量其实不是个别人面临的问题。
看点
03、“存量”绝非失败者才面临的问题
第三,存量也绝对不仅仅是过去的失败者面临的问题,过往商业地产前十年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的存量问题可能越严重。前两周我们跟万达高管的相关行业的人在交流,万达现在在推200个万达广场全面的存量重新改造,它的存量一出来就是很大一艘船,这艘船会怎么转,是走着走着走得更好,还是重新掉头。包括去主力店,要不要做主题街区,因为这两年大悦城风头很正,大家都在学大悦城。但是是不及触及到商业地产的本质,这是一个问题。之前的成功这在下一个十年,迭代过程当中,也不一定会被超越。
在整个做存量改造过程当中,我们还是把我们第一个资产持有的项目放在了长沙,长沙市场竞争不是太充分,但是又有着非常强劲的消费愿望和消费能力,包括我们选择的位置也很重要。作为意思来说,我们在走存量这条路的时候,希望扎扎实实,同时选择很重要,就是选择什么样的城市率先完成存量部分。就像万达集团拿了180个万达广场,应该选择哪一个作为突破的点,来找到万达或者某某企业的下一步发展的面对存量时代的很重要的桥头堡项目,这还是很关键的。
盈石是做服务出身的,即便我们拥有再多资产,之前是为开发商打工,接下来为投资商打工,还是一个服务本质。盈石这两年提出来服务存量的概念,一方面我们能够输出我们的管理能力来为开发商解决运营、管理的问题,同时在金融创新部分也会有相应的一些服务,我们也会通过收购的方式,来实现这部分,跟业主更紧密的合作,让业主有更多选择。
存量一直是持续的话题,盈石仍然会专注商业地产,扎扎实实把一直以来的存量做好。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从全行业的维度去关注商业地产的存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