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嘉诚到张松桥:房地产业到了“清仓”时刻?

时间:2017/5/5 浏览量: 1434

一家之言

所谓“清仓”并非最优选择,中国房地产也远未到“清仓”时刻,倒是房地产要踏实转型来提升自身竞争力已是刻不容缓。

5月1日晚间,中渝置地发布公告称,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11.3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01亿)现金买下英国伦敦金融城最高楼利德贺大楼全部股权。作为曾经的重庆首富,张松桥一直跟随李嘉诚的步伐,甚至做得更为彻底,据其2016年报显示,目前中渝置地在中国内地已经“一寸不留,全部卖完了。”因而,此次报道纷纷将张松桥称为“重庆李嘉诚”。

综合目前公开资料,张松桥不过是“清仓内地项目和土地”,又到英国伦敦买了一栋摩天大楼而已,然而,将这一举动置于当前金融收紧、楼市调控政策不断加码等背景叠加之下,我们不禁要问,房地产业到了“清仓”时刻吗?

引发中渝置地“清仓”的根本原因,在其年报中写得很清楚:约于两年前已预见中国二线城市物业市场的不明朗情况及风险,以及中国经济疲弱的趋势,便决定重整其业务策略,带领公司发展跨越中国地域。

就像对李嘉诚更早的内地地产抛售之举是否明智的议论一样,中渝置地从2015年开始的内地出售物业计划,毕竟错过了去年一波“暴涨”获利的机会,其“重整业务策略”行为是否能让张松桥获得“李嘉诚”美誉更是见仁见智。

不过,“中国经济疲软”的判断倒更多只是说辞。国内房地产是一个“政策市”,在经济疲软的时候因为货币宽松等,获得了“暴涨”机会。而当前经济回稳,加之房贷收紧等严厉调控政策,房地产业则反而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

客观地说,中渝置地认为“风险”并非空穴来风。周小川等人前不久对房地产调控使用了“防止房地产泡沫”字样,这与之前“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表明我国房地产在局部地区可能或已出现泡沫的情况。正因风险暗藏,中央从去年开始强化“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的指导思想。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快形成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这些都表明,“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仍是我国当前大方向,一系列“限”字政策是为了更健康稳健的房地产市场,而不是遏制房地产市场发展,以去杠杆为特征的金融风险防控,也是基于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说到底,房地产无论是商业或是住宅,都离不开人口规模,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加上“偏好于购房”等特点,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市场。严格来说,以前不叫做房地产市场,而是“种房子”,只要凭胆量、甚至是不正当的官商关系,疯狂拍买到建房土地,傻子都能盖房子赚钱。显然,这样的“投机市场”已经过去了,今后的房地产必然进入品牌、品质、融资能力、市场判断等一系列复杂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博弈阶段。

应该说,相比欧美成熟的房地产市场而言,这个发展空间还很大,某种意义上,中国房地产将进入绿色、智能、宜居等“智”造阶段,而不是以前的“制”造。换言之,中国房地产业远没有到“清仓”时刻,而是“大浪淘沙留是金”的阶段,转型升级后依然空间巨大。

此外,房地产业不仅仅是盖房子等钢筋水泥产业,更是一个上下游产业链很长的服务业,比如物业管理、社区医疗及健康、社区教育等等。而我国大型房地产如碧桂园等,都已经在教育、医疗等领域进行拓展,并找到新的奶酪。这些围绕社区发展的产业,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增长潜力最大、最为持久的产业,房地产进入有着先天优势。同时,我国还是全球最大的存量房交易即二手房市场,这也是万科等重金入股链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际上,所谓中渝置地“清仓内地项目”并非出于英镑、物业增值等“投机因素”,而是在于其自身经营能力的提升。英国房地产市场比中国更严峻,今年3月英国平均房价两年来首次小幅下跌;伦敦成交价格下降,伦敦价格指数跌至2009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这意味着3月代理商数据中成交价格下降;楼市平均租金六年来首次下降。

如此来看,所谓“清仓”行为并非最优选择,中国房地产也远未到“清仓”时刻,倒是房地产要抛弃固有的“炒房炒地”思维,踏实转型升级来提升自身竞争能力已是刻不容缓。

4008-168-075
guangxinhongye@sina.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广信鸿业(北京)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 京ICP备10031875号-1

Copyright 2012 广信鸿业(北京)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保留全部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