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京人有福了 升级版自住房品质将大大提升!

时间:2017/8/12 浏览量: 1568

昨天晚上,北京住建委扔出一枚关于共有产权住房的“深水炸弹”,瞬间,市场炸开了锅,看看权威公众号“京房子”10万+的阅读量,就可以想象出,这个政策的影响力有多大。

这份《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可以说是福利炸弹,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推动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立,抑制投机需求,平抑房价,让低收入人群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到有品质的政策住房,等等。但是,因为政策仍在公开征集意见阶段,所以,购房者有很多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亮点来了!

引起不少网友吐槽的其中一点是,“单身家庭申请购买的,申请人应当年满30周岁。”

有网友表示,“这是对单身人士的二次伤害”,“现在是没房不能结婚,如果30岁以上申请,那就逼着没钱人30岁以后结婚,耽误人生大事啊”。

还有网友自嘲,“这个政策是鼓励不满30岁的单身狗,赶紧结婚。”

作为单身狗,这样的政策,是幸福还是不幸呢?是该哭还是该笑呢?特别是在丈母娘决定房子和房价的社会。

不过,还是那句话,新政还在征求意见阶段,仍有补充完善的空间所在。

言归正传!

共有产权住房,这个影响未来几年北京房地产供应结构的一项重磅政策,到底是什么?如何申购?如何退出?会带来哪些影响?

1、未来5年预计供应25万套共有产权房,有你的份吗?

什么是共有产权住房?按照北京住建委发布的文件,共有产权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由建设单位开发建设,销售价格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商品住房价格水平,并限定使用和处分权利,实行政府与购房人按份共有产权的政策性商品住房。

更重要的是,共有产权住房是自住房的升级版本,也就是说,未来北京房地产市场中自住房供应将被新的共有产权住房替代。

链家研究院院长杨现领透露,2017-2021年预计供应25万套自住型商品房,这些部分都将按照共有产权住房的办法执行,到2021年预计北京存量为900万套,共有产权住房占比2.8%。

25万套,你会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吗?按照规定,申购人群必须符合北京限购条件且家庭成员名下无房。1、已婚家庭,符合限购条件且家庭成员名下均无住房。2、单身家庭申请购买的,申请人应当年满30周岁。3、一个家庭只能买一套。

而什么人不能申购呢?1. 申请家庭已签订住房购买合同、征收(拆迁)安置房补偿协议的。也就是说已经有房的家庭。2. 申请家庭有住房转出记录的。3. 有住房家庭夫妻离异后单独提出申请,申请时点距离婚年限不满三年的。4. 申请家庭有违法建设行为,申请时未将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或设施等拆除的。

在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如果你是以自住为主,那么事情就简单很多。如果你是以投机的心理申购共有产权住房的话,那么未来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溢价空间,还有复杂的交易、退出机制等诸多难题。

当然,有置换需求的购房者, 必要的交易条件仍需要了解。根据规定,不满5年的共有产权住房,不允许转让。满5年,购房人可按市场价格转让所购房屋产权份额。转让对象仍需符合购买条件。同等价格条件下,代持机构可优先购买,继续作为共有产权住房使用;代持机构放弃优先购买权的,购房人转让对象应为其他符合共有产权住房购买条件的家庭。满5年,购房人也可按市场价格购买政府份额后获得商品住房产权。(再出售就不会受到限制)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新政明确了共有产权房的长效调控机制。因为共有产权,而且限制了价格,使得这部分房源的投资属性降低,房子回归居住属性。从退出机制来看,更加有力的保障了居民的财产权。叠加2017年已经实现的超过30%供应量,预计这部分供应将继续增加,成为未来新建住宅市场最主要的供应。

2、别光盯着产权!同质同权才是关键

以前,以同等的价格买到自住房,但是以后,只能买到共有产权住房的部分产权,对于不少购房者来说,这似乎有点难以接受。因为,对于许多国人来说,能完完全全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梦寐以求的事情。

但是在弹房君看来,虽然购房者失去了部分产权,但是换来的有可能是与商品房一样的住房品质,这是对“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最好落实。

当下的自住房,其品质与普通的商品房仍有一段距离,部分自住房层高缩水、窗户太小、材质廉价、采光不佳、阳台设计不符合潮流等等。自入市以来,北京自住型商品房质量问题便受到购房者的诸多吐槽。连申请者自己都安慰自己,保障性住房就是保障有地方住,不保障你住豪宅,要求不能太高。

这显然不符合“住好房”的中国梦。

而共有产权住房或许将大大改变这一现状。

根据文件,共有产权住房的选址将结合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优先安排在交通便利、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等配套设施较为齐全的区域,推动就业与居住的合理匹配,促进职住平衡。

事实上,8月3日,北京住建委发了两份征求意见稿,第二份是《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规划设计宜居建设导则》的征求意见通知,从政策上给予共有产权住房质量保障。

征求意见稿指出,拟从土地入市到竣工入住的住宅开发建设全过程产业链,加强共有产权住房的质量和品质监管,进一步明确共有产权住房规划、设计、建设标准。其中包括,共有产权住房应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规划设计建设,全面实施装配式建造、全装修成品交房,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在规划设计上,城六区小区容积率不应高于2.8,城六区以外不应高于2.5,层高不应低于2.9米。起居室、卧室等主要功能空间外窗洞口高度不应小于1.4米,等等。

同时,共有产权住房社区要推广使用智能化建筑技术,安装人脸识别系统,试点建造智能化小型公用仓库。此外,强化社区自治功能,营造良好的社区交往空间,创造学习、健身、交流的宜居环境,将图书馆、健身馆、咖啡馆作为标准配置。

在北京市房协秘书长陈志看来, “共有产权住房有许多创新点,兼顾了公平、特别仍然突出以保障为主,而且在使用人的角度上看,有同质同权的创新,房屋的质量、环境、以及将来物业费的缴纳等等,各个方面有透露出同质同权的意图。”

“在很多的程序设计上,以便捷为主,方便群众,充分利用了现代的互联网技术和条件,在整个的程序管理上,细节全面充分、周到,应该说这是一项质量相当不错的立法。对于未来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陈志说。

此外,共有产权住房制度特别强调了对“新北京人”的同权意义。政策规定,“新北京人”分配不少于30%,各区人民政府根据共有产权住房需求等情况合理安排共有产权住房用地,其中,满足在本区工作的非本市户籍家庭住房需求的房源应不少于30%。

4008-168-075
guangxinhongye@sina.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广信鸿业(北京)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 京ICP备10031875号-1

Copyright 2012 广信鸿业(北京)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保留全部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