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租公寓测评:存量时代 租赁市场的“谁与争锋”
时间:2017/8/16
浏览量:
1744
提起“长租公寓”,公众一般认为是这两年刚刚兴起的“新概念”,实际在二十一世纪初期,贵州的一个小中介公司就已经尝试过这种出租模式。近两年,由于资本的介入,推广、炒作的力度加大,“长租公寓”数量、品牌迅速增长,其影响力快速提高。不再单纯由中介运营,开发商、酒店、专门的运营机构等逐步介入。
长租公寓的基本运营模式是运营商从业主那里承接房源进行装修改造,配置统一的家具、家电后对外出租,并为租户提供标准化的保洁、维修等服务。
从运营主体看
根据运营商的性质不同,长租公寓被分为不同的派系,如中介派、酒店派、开发商派、公寓运营派。
从时间角度看
“共享经济”飓风式崛起,让“共享房屋”声名鹊起,“短租公寓”成为租赁市场的又一概念。实际上,按照租赁时间长短不同,长租公寓分为“长租”和“短租”两种形式。也就是说,同一所房子,在不同的时间段,它即可能是长租公寓也可能是短租公寓。但由于短租公寓运营服务成本、空置率相对长租公寓较高,所以其租金等相对较高。
从空间角度看
根据房屋的运营主体不同,房屋来源有差异性,运营方式不同,空间管理不同,一般把“长租公寓”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自如友家、我爱我家相寓、青客公寓等,这些房源来自于个人业主、按间出售的长租公寓产品被认为是分散式的。自如寓、相寓PARK、冠寓、泊寓、邦舍公寓、魔方公寓等,房屋主要来自于整栋物业,比如改造后的酒店、老旧厂房、开发商自持住宅楼等,这类被认为是集中式长租公寓。
“过去政府方面也是比较看好集中式公寓,这些年看到分散式公寓的成长,想法开始有所转变”一业内人士表示,集中式公寓因为成本投入高,位置相对固定,对租客需求满足程度有限等问题,相对于分散式公寓盈利更难。
相较于集中式长租公寓,分散式租赁方式比较灵活,房源分散,对租客要求较低,能满足更多人要求,但拿房成本不断提升,盈利空间有限,需要规模效应或者获取投资才可能实现盈利。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住房租赁市场正在快速扩张。全国约有1.6亿人在城镇租房居住,以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毕业生等新市民为主。上海公寓企业联盟研究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出租房约有1亿套,其中超过90%为个人出租,品牌公寓企业总占有率低于2%,开发商自持经营的居住用房不足1%。
目前长租公寓的市场占有率还比较低,但多位人士表示,长租公寓市场空间还很大,随着管理经验的丰富,政府政策完善,相信未来会有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