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认证的突围 首届中国工程建设检验检测认证大会召开
时间:2018/11/20
浏览量:
1565
开创性的变化已经在中国住房建设领域发生。
2018年11月13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管司指导,中国工程建设检验检测认证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认证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工程建设检验检测认证大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大会的召开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发3号文和《全面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认证认可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的要求。联盟此举响应了行业质量提升的政策导向,同时也是建筑行业对标准认证需求的形势倒逼。
国家认监委曾通过跟踪调查发现,在已发生的建筑施工质量事故中,所有的施工、监理企业都获得了ISO9001认证,但是企业自身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作用和质量管理能力还存在巨大差距。
这是急需填补制度空白的领域,我国建设行业市场准入及认证制度缺乏、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行业标准建设相对滞后。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贸易飞速发展,使得贸易摩擦频繁发生,标准化的作用已经越发凸显。
自2000年加入WTO,我国真正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从中央政府到相关部门、机构,甚至一些企业,开始认识到标准化工作从管产品质量过渡到建立技术贸易优势的重要意义,意识到标准的国际化对于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
国际上的绿建认证体系,主要有美国的LEED、英国的BREEAM、德国的DGNB,加拿大的GB-TOOL、澳大利亚的NABERS和GSC,以及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中,美国的LEED分为分认证级、银级、金级、白金级,白金级认证代表了全球最高级别的绿色建筑认证。
而联盟的成立在填补中国标准认证制度空白的同时,也打破了国外机构在认证领域的长期垄断局面。
联盟的认证体系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高品质的产品认证,包括了工业品、建筑工程的产品相关认证。第二部分是高品质管理体系认证,主要是针对企业的管理体系、管理能力的提升。第三部分是高品质的服务认证,主要针对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各个服务机构所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的服务能力的评价。最后是高水平人员评价。
“首届中国工程建设检验检测认证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工程建设产品认证制度的建立和启动,必将为认证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住房呈现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韩爱兴表示。
目前,联盟在认证领域的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无障碍实施的认证工作已经开始进行,绿色住区从评价向认证转变的课题研究正在推进,开发了10余本部品部件的相关认证标准,成立了联盟下属分支机构中国BIM认证联盟。联盟同时在积极与国际认证制度对标,推动我国认证认可证书的国际采信与互认。
针对社会上反映的认证检测乱象问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潘丽芬强调,目前认监委正在探索构建以信用监管、风险监管为核心的新型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监管体系,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严厉打击“认证检测乱象”,呼吁各个相关单位严格规范和维护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秩序,进一步提高认证认可的公信力,让认证检测行业回归社会本位。
联盟认证一经推出,意味着中国的认证制度开启了实践之路,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将迎来检验检测与建筑业的深度融合,而这必将推动住建行业整体质量的提升。
2018年11月13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管司指导,中国工程建设检验检测认证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认证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工程建设检验检测认证大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大会的召开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发3号文和《全面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认证认可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的要求。联盟此举响应了行业质量提升的政策导向,同时也是建筑行业对标准认证需求的形势倒逼。
国家认监委曾通过跟踪调查发现,在已发生的建筑施工质量事故中,所有的施工、监理企业都获得了ISO9001认证,但是企业自身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作用和质量管理能力还存在巨大差距。
这是急需填补制度空白的领域,我国建设行业市场准入及认证制度缺乏、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行业标准建设相对滞后。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贸易飞速发展,使得贸易摩擦频繁发生,标准化的作用已经越发凸显。
自2000年加入WTO,我国真正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从中央政府到相关部门、机构,甚至一些企业,开始认识到标准化工作从管产品质量过渡到建立技术贸易优势的重要意义,意识到标准的国际化对于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
国际上的绿建认证体系,主要有美国的LEED、英国的BREEAM、德国的DGNB,加拿大的GB-TOOL、澳大利亚的NABERS和GSC,以及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中,美国的LEED分为分认证级、银级、金级、白金级,白金级认证代表了全球最高级别的绿色建筑认证。
而联盟的成立在填补中国标准认证制度空白的同时,也打破了国外机构在认证领域的长期垄断局面。
联盟的认证体系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高品质的产品认证,包括了工业品、建筑工程的产品相关认证。第二部分是高品质管理体系认证,主要是针对企业的管理体系、管理能力的提升。第三部分是高品质的服务认证,主要针对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各个服务机构所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的服务能力的评价。最后是高水平人员评价。
“首届中国工程建设检验检测认证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工程建设产品认证制度的建立和启动,必将为认证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住房呈现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韩爱兴表示。
目前,联盟在认证领域的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无障碍实施的认证工作已经开始进行,绿色住区从评价向认证转变的课题研究正在推进,开发了10余本部品部件的相关认证标准,成立了联盟下属分支机构中国BIM认证联盟。联盟同时在积极与国际认证制度对标,推动我国认证认可证书的国际采信与互认。
针对社会上反映的认证检测乱象问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潘丽芬强调,目前认监委正在探索构建以信用监管、风险监管为核心的新型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监管体系,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严厉打击“认证检测乱象”,呼吁各个相关单位严格规范和维护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秩序,进一步提高认证认可的公信力,让认证检测行业回归社会本位。
联盟认证一经推出,意味着中国的认证制度开启了实践之路,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将迎来检验检测与建筑业的深度融合,而这必将推动住建行业整体质量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