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 福州商务中心华丽蜕变
说到城市,人们往往联想到高楼大厦。从鼓楼传统商务核心区,到台江福州海西现代金融中心区,再到加速崛起的三江口片区、滨海新城,新的城市商务地标正在福州不断落地生根。一栋栋形式各异、静静伫立的高楼,正蕴藏着福州城市发展的缩影,也见证和记载着福州城市发展的变迁之路。
“一枝独秀”五四路
改革开放前,福州高层建筑凤毛麟角,7层高的华侨大厦和邮电大楼“称雄”多年。1984年,16层的闽江饭店鹤立鸡群,商务楼宇也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逐渐发展起来。
1988年2月,福州进行了第一场国有土地拍卖会,吸引许多外商。香港华榕、永升、华榕(澳门)工程等3公司联合“击败”众手,在这个首拍地块上建起国际大厦。
“这是五四路上第一栋高层写字楼,也是当年福州最高的建筑物。”福建安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存捷回忆,20年前他刚到市土地管理局工作,就与国际大厦结缘了。
跑建材、跑水电、跑通讯……虽环节繁琐,但得到了各方大力支持。“这栋楼建设之初就名声在外,各级政府部门都很重视。”陈存捷说,他就这么看着国际大厦一天天长高。
1990年,高28层88米、设施完善的国际大厦封顶。“这在当时是福州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一个理想场所,海外商人同胞踊跃购楼,仅58天便售罄。”陈存捷说。
次年,国际大厦投用,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争相入驻。出于发展需要,陈存捷留在国际大厦,并创办了福州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
“国际大厦可以说是吹响了地产开发的号角。”陈存捷说,之后的五四路经过拓宽和加高,环球大厦等“高楼万丈平地起”,向南来北往的旅客们展现福州改革开放的新形象。
从“一枝独秀”的五四路“起家”,鼓楼逐渐发展成为福州名副其实的传统商务中心。进入21世纪,鼓楼商务楼宇由内而外也在迭代更新。
“在保留城市记忆基础上,我们正通过旧改补贴、景观改造和自主更新等方式,持续推进旧商务楼改造。”鼓楼区楼宇办负责人巫朝瀛说。通过融入更多的生态和人文元素,也让楼宇从硬邦邦的钢筋水泥变成富有人文的载体,不单单是“钢铁森林”。
俯瞰五四路,一个绿意葱茏的“空中花园”格外亮眼。这个福州市“最美屋顶花园”称号的得主正是2010年投用的信和广场。
“这里是福州市中心主干道,改革开放后逐步建成配套完善的现代化景观大道和窗口,是资源最为集中的商务核心区域。”谈及落子五四路,信和置业(福州)有限公司物业管理及租务总监卿海斌如是说。
如今,鼓楼区已构建了以五四路为纵轴,华林路、湖东路、古田路为横轴的“丰”字型经济核心区,聚集了约160栋楼宇。这当中,三盛国际中心、福建外贸大厦正打造成为五四路的新地标。
璀璨江滨“黄金带”
夜幕下的海峡金融商务区,灯光璀璨,高楼林立,29个楼宇项目、1350家企业落户这里,见证了一个新商务区的崛起。
2009年,在台江区“中心突破、两翼齐飞”的战略部署下,海峡金融商务区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当时很难想象,传统的商贸集聚地会摇身一变,成为现代商务中心。”福州海西现代金融中心区管委会服务保障部主任吕云文说。
为加快“腾笼换鸟”,以鳌峰批发走廊为代表的传统批发市场逐步迁出,万达广场、宇洋中央金座、升龙汇金中心等项目相继在闽江北岸“登陆”。
“当时这边的餐饮、娱乐场所等还比较少,不像现在,超市、百货、酒店应有尽有。”入驻鳌峰广场的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新中冠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刘驰回忆说。
2014年11月,福州海西现代金融中心区批准设立,涵盖了台江的海峡金融商务区、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从此,人才、财富从四方汇聚于两大商务区,闽江畔“双星”闪耀,连接成江滨的“黄金带”。
“楼下是腾讯众创空间、永辉超市,马路对面是银行总部,这几年,我们的‘邻居’越来越多了。”商务区的集聚效应,令吴刘驰很是感叹。
目前,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包含地铁和城市广场在内入驻的建设项目有14个,其中已封顶的项目8个。除营业楼、商住楼、酒店、图书馆外,所有写字楼都是超5A级,地铁2号线祥坂站、4.6万平方米的市民亲水广场、滨江城市阳台等项目即将陆续建成。
“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将成为全市楼宇品质最高、公共配套设施最完善、离闽江最近的全江景CBD商务区。”吕云文信心满满。
“东进南下”新中心
新时代的福州,加快城市“东进南下”,全力打造最美三江口片区和城市副中心——滨海新城,努力建设滨江滨海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这样的城市发展,正悄然影响着商务热点区块的布局。
“三江口片区,未来5年将成为福州‘东进南下’最重要的发展节点,将打造成为福州新的商务中心。”福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总规划师陈亮表示。
不难发现,依托在建的地铁1号线二期、6号线和毗邻福州火车南站的交通优势,闽江、乌龙江、马江三江交汇的岸线景观优势,以及较多用地资源,三江口片区打造城市新商务中心的发展潜力巨大,开发前景无限。
今年9月30日,福州城市文化新地标——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开馆,让三江口片区的人气、名气迅速提升。目前,片区内一大批路网项目正加快建设并逐渐串联,一栋栋商业和住宅楼也正拔地而起,各类配套相继落地,三江口蓄势待发,静待破茧成蝶。
“三江口片区将在乌龙江特大桥和马尾大桥之间,打造福州标志性的滨江商务区景观,并结合环南台岛滨江休闲路(最美环岛路)建设,形成一流滨水景观和亲水空间,将新商务中心扮得更美。”陈亮介绍说。
如果说,三江口片区是福州“东进南下”进程中打造新商务中心的桥头堡,那滨海新城则是建设的主阵地。
“滨海新城是国家级福州新区的核心区,是实现国家赋予福州发展战略的支点,也是福州中长期发展的主战场。”陈亮认为,新城建设不仅将实现城市发展从历史中轴线“东进南下”,也将打造成区域金融中心,成为拉动福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记者了解到,滨海新城中部沿海区域规划了约4平方公里的CBD(中央商务区),将按城市副中心标准,打造商业、商务集中区。而东南大数据产业园、临空经济区、临港产业园区和先进制造业园区等加快建设或动建,也将依托产业发展带动人气聚集,支撑着新商务中心的培育壮大。
未来,福州至长乐机场城际铁路的落地,将作为滨海新城连接中心城区、串起滨江商务带的交通大动脉,实现28分钟福州火车站和长乐机场的连接,缩短新城和主城区的时空距离,实现同城化发展,让新城CBD更具人气、更添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