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已进入后住宅阶段
1月6日,由中房报主办,凤凰新闻、凤凰网房产联合承办的改革开放40周年暨CIHAF中国住交会20周年盛典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隆重启幕。
中国房地产报总经理、凤凰网房产 CEO单大伟作为主办方作了题为《用感恩致敬过去,以初心致远
单大伟认为,在“总量放缓、结构分化”的白银时代,中国房地产已进入后住宅阶段。中国房地产的商业模式,至少会经历四级演进:工厂式开发、持有型商业、基金加运营,再到互联网+轻资产。在这个时代,胆识溢价和套利溢价将被专业溢价、品牌溢价和管理溢价所替代。
此外,在会议现场,单大伟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及中国房地产黄金时代20年腾飞。
“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为385元人民币,经济总量仅占全球1.8%;2018年,中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经济总量占全球的15%,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78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额基本为零;2000年为3935亿元,销量面积18637万平米。2017年,这两个数字分别高达133701亿元和169408万平方米,增长了33倍和9倍。”
事实上,2018年,TOP100房企的年销售额同比增35%,在市场集中度方面,TOP10达到26.9%,TOP20达到37.5%,TOP30达到45%,TOP50是55.1%,而TOP100高达66.7%。
单大伟称,在规模不断扩展的时代背景下,产品价值体系将从地段至上,转向品质至上、创新求变。绿色、环保和节能,不再是噱头,而是真实的价值构成。土地和资金成本的上涨将长期化,杠杆率将大大降低,房地产的责权利格局将被颠覆。在白银时代,企业的增长和盈利模式都将发生巨变。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致辞的主题是:用感恩致敬过去,以初心致远未来。
今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房地产黄金时代20年。今天,带着征尘、成绩和激情,我们站在了历史的关键节点上,感到特别幸运和自豪。
“1978”和“2018”是两个特殊年份,它们串连起了沧海桑田、翻天覆地的40年,给人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在纪念改革开放的展览中,人们看到了山东青岛马连发的家庭账本。上面记着:1978年的月工资是36元,2018年的月退休金是6649元。
如果有一份国家账本,你会看到这样的数字: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2.8倍。
世界账本则会这样记载: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为385元人民币,经济总量仅占全球1.8%;2018年,中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经济总量占全球的15%,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无论以怎样的坐标衡量,这都是历史性的飞跃。
来看看房地产。
先脑补一下这样的画面。
1978年“你一间,我一间,筒子楼里冒黑烟”, 是“狭窄蜗居”;2018年,“小高层,电梯房,城乡广厦千万间”,是“现代社区”。
再看看数字。
1978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额基本为零;2000年为3935亿元,销量面积18637万平米。2017年,这两个数字分别高达133701亿元和169408万平方米,增长了33倍和9倍。
40年前,全国人均住房居住面积仅6.7平方米,一家人挤在十几平米房子的情况很普遍。
40年后的今天,全国人均住房居住面积已达到40余平方米,翻了6倍。
从改善居住到资产增值,以行业重要性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感衡量,房地产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中最耀眼的明星,是“40年” 财富故事的主角。可能没有之一。
数据变化背后,是人们在大历史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是无数企业和个人的奋斗和奉献。他们是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40年里,无数英雄竞折腰。
1988年,“万通六君子”以时代弄潮儿的担当,从海南开始了精彩纷呈的房地产生涯。
同一年,成立四年的万科股份制改造,公开发行股票,每股1元的,募资2800万元。
当时,为推销股票,创始人王石曾带队到深圳的闹市区摆摊设点。三年后的1991年,万科成为深交所第二家上市企业。
到了2018年,TOP100房企的年销售额同比增35%,在市场集中度方面,TOP10达到26.9%,TOP20达到37.5%,TOP30达到45%,TOP50是55.1%,而TOP100高达66.7%。
排名第一的头部企业销售额高达7286.9亿,如果不是政策调控和企业自控因素,破万亿已成事实。
在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所有上榜的房地产企业均来自中国。
历史长河中,40年也许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却是一个人和一家企业的半生。今天,我们审视改革开放40年,最具活力的,是人;今天,我们纪念改革开放40年,最应该致敬的,也是人。
上海最新地标、位于浦东新区632米高高耸入云的上海中心,用一面长60米的荣誉墙,镌刻下了8年间4000多名建设者的名字。
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在北京,在有着20年历史的住交会上,我们致敬改革开放,也真诚而隆重致敬中国房地产40人和40强。
因为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我们曾与你们风雨兼程,一路同行。
凡是以往,皆为序章。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但在创造新的历史之前,我们要对这个40年后已“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新时代,有个清醒的认知。
我们要知道:“风口与猪互动”的黄金时代已然过去,中国房地产将迈入“总量放缓、结构分化”的白银时代。
在这个时代,胆识溢价和套利溢价将被专业溢价、品牌溢价和管理溢价所替代。
产品价值体系将从地段至上,转向品质至上、创新求变。绿色、环保和节能,不再是噱头,而是真实的价值构成。
土地和资金成本的上涨将长期化,杠杆率将大大降低,房地产的责权利格局将被颠覆。
人们购房不再是为了简单居住,而主要是为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质。
“唤醒每一座城市沉睡的价值”,中国的城市化将从数量概念转为质量概念。
中国更多的城市,将从以增量开发为主的新房市场,转入以交易为主的存量房市场。
有识者曾指出,中国房地产的商业模式,也至少会经历四级演进:工厂式开发、持有型商业、基金加运营,再到互联网+轻资产。
在白银时代,企业的增长和盈利模式都将发生巨变,“中国故事”将更多地体现为成败各异的“企业故事”。
在这个特殊时点,喜悦亢奋与忐忑不安共在: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我们是豁然开朗,还是惑于迷途?
2018,时间重新开始。
丘吉尔曾说,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我们相信,40年过去,中国故事远未结束。
因为,改革开放大潮,已从历史深处奔涌而来,必将向民族复兴澎湃而去。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这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的庄严宣示。这是历史的回声,也是时代的号角。
因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有一个著名预言:21世纪全球有两大发展动能,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一是中国的城镇化。
今天,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农民只能在城市国有土地上购买完全产权意义的商品房。而中国农村人口的大数是8亿,相当于三个美国。要在未来几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他们“居者有其屋”的使命,这是多么大的发展空间!
这块巨大增量蛋糕已被端上台面。据最新报道,集体土地产商用,不必先变为国有,农民进城后,也不必交还承包用地。
因为,中国房地产已进入后住宅阶段。为对应人们美好生活所需,各类主题地产将大行其道,如旅游地产、商业地产、工业地产、养老地产、文化创意地产等等。
因为,潮起潮落,天之正道。对房地产周期要重视,但不必惧怕,更不必过度悲观。10年前遭受重创的美国房地产,现已全面超过金融风暴之前的峰值。
调控之下,大部分人感到的是压力和忧虑。但一位做工业的企业家向我感叹:还有比“想买不让买”更好做的生意吗?
如上所述,还有比解决全国农民拥有商品房更大的生意吗?
我们坚信:在可见的将来,房地产还是最好的生意,之一。
岁月不老,初心不变。
拥有自己的居所,是中国人百代不易的情结。对房子的重视和喜爱,不是对资产的贪婪,而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房子以及它的美学意义,已与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水乳交融。
在书画一体、形神毕备的美丽汉语中,很多对美好人格和生活的赞美都与房子有关。
一个人见识卓远,我们会说他高屋建瓴;一个人德才兼备,我们会称他是国之栋梁;一段美好的婚姻,我们称之为门当户对;把家之至亲——母亲尊称为“令堂”。
我们不弃陋室,因为有山高水长,有诗与远方;我们更追求广厦,因为要幸福生活,要儿孙满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描述人民的期盼。
在此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之下,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和企业,一定会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40年间我们风华正茂,40年后我们壮志未已。
在此,我们用李白《行路难》的诗句自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