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问题不再是问题?楼市进入调整期,权威专家表态传递3大信号

时间:2019/2/22 浏览量: 895

长期以来,房价一直都是全民关注的话题。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高房价的问题,网上流传了许多说法:比如把高房价看作是最好的避孕药,再比如一些到达中等收入群体的年轻人却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中产的事实,还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高房价对消费形成了一定的挤压效应。于是,楼市便出现了新的争论:房价问题究竟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呢?

在笔者看来,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对普通刚需来说,房价高低直接影响买房计划,而买房又直接与落户、婚姻等挂钩,所以显而易见这是一个大问题。不过,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就表示,与生育问题相比,房价是个多么渺小的问题啊,房价与生育完全没有关系。而与潘石屹所谓“房价渺小”的观点相比,房地产行业的段子手、御风资本董事长冯仑甚至直接表示,房价问题已经不是个问题了。对此,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呢,这又释放了哪些楼市信号呢?

2月17日,在某企业家论坛活动上,冯仑表示,目前我国的住宅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房价的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了,购房者也无需再过度担心房价问题。作为购房者来说,应该如何理解冯仑所说的住宅市场所处的这种稳定状态呢?冯仑表示,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了50%,人均住宅面积也达到了40多平方米,住宅市场的空间格局基本确定了。

除此之外,随着存量房市场的逐步到来,二手房市场交易量会逐步超过新房市场的交易量,而且90后群体将来也可以从父母、爷爷那里继承房子,所以将来的住房供给显然也已经不是问题了。冯仑甚至还表示,未来购房者应该担心的不是房价过高,而是房价过低,不是买不起,而是卖不出。

房价问题真的不再是问题了吗?在笔者看来,简而言之,其实冯仑表达的就是目前我国已经整体告别了住房短缺时代,从人均住宅面积等因素来看,住房供给相对平衡,所以房地产市场基本不缺房子,而且未来大家还有可能会面临着住房过剩问题。所以,笔者认为,根据冯仑的观点来推断,目前住宅市场的稳定可以看作是房地产市场已经到了某个转折点。无独有偶,原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去年也曾发表过类似观点。

仇保兴认为,这次楼市调控真的不一样了,现在不是房地产高歌猛进的时候,放任房地产来支撑经济发展的阶段也已经过去了。那么,这么说有什么依据呢?他认为,当前我国城镇化所处的阶段已经不一样了,人均住宅面积也上去了,这就使得房地产面临的形势不一样了,所以建的房子也并不一定都能卖出去。此外,目前房地产市场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所以考虑房地产市场的走向应该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同步考虑。那么,以上专家的观点透露了哪些房价信号呢?

第一,GDP贡献率不再是决定房地产走向的唯一指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为当前更为重要的目标。

长期以来,为什么人们对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如此强烈呢?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由房地产行业的地位所决定的,而且以往的事实也证明了房地产对经济的刺激和拉动作用也百试不爽。但是,如今楼市进入了调整期,随着房地产形势的变化,对GDP的贡献率不再是决定房地产走向的唯一因素。为什么这么说呢?

究其原因,在房地产高歌猛进的一二十年时间里,市场逐渐积聚了一些潜在性的风险,而作为有“十次风险九次地产”之称的行业自然不会再被放任发展了。除此之外,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会关乎到经济安全,也关乎到社会安全,所以防控金融风险一直都是最近这两年的重要目标。笔者认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决定下一阶段房地产走向的首要因素是安全和平稳,其次才是GDP贡献率。

第二,住宅市场格局基本稳定,城镇化面临着转型升级,房地产市场逐渐迎来转折点。

目前,从总体规模和发展速度方面来看,在城镇化和房地产的相互促进下,市场整体已经不缺房子,而且从长期来看,未来房子还有过剩的可能,所以当前住宅市场的格局已经基本稳定,而稳定格局则意味着转折点的开始。众所周知,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城镇化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刺激了消费,拉动了经济。但是,部分城市也存在着过度开发的现象,不少三四线城市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在过去一两年时间里,在房价上涨的刺激作用下,一些缺少产业支撑的三四线城市因为盲目开发而出现了不少空城现象。笔者认为,指望农民进城买房来消化这些空置房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三四线房地产不可避免的会潜藏着一定的风险。对此,人民日报曾发文称,城镇化也需加快转型升级,需要着力提高质量。在笔者看来,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50%,下一阶段或向高质量转型,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房地产走向,但从长期来看,这种转变显然有利于楼市逐渐告别盲目扩张阶段。

第三,住房总量告别短缺时代,现代住房制度加快推进,从“买房住”到“有房住”促进楼市回归理性。

如今,房地产面临的形势变了,从总量上来看,房子也告别了短缺的时代,一线城市基本已经进入了存量市场,但是目前存在着住房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所以在笔者看来,盘活已有的存量房资源来平衡市场供需或是下一阶段的楼市走向。比如,通过房地产税、空置税等税费手段使多套房拥有者通过卖或者租的方式把房子拿出来,从而进一步促进住房资源的合理利用,或许未来住房供给不再是值得担心的问题。

除此之外,随着“二次房改”的来临,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赁并举的现代住房制度建设,所以可以预见的是,从“买房住”到“有房住”已经是大势所趋,同时这也意味着房子将进一步回归居住的本质属性。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住房观念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过随着楼市持续调整,利好刚需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4008-168-075
guangxinhongye@sina.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广信鸿业(北京)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 京ICP备10031875号-1

Copyright 2012 广信鸿业(北京)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保留全部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