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的购房目的各不相同,注意事项也不一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00后已经开始走出校门面对社会,90后已经成功打入各行各业内部,曾经不被看好的我们,现在也成功为买房大军的壮大贡献了力量。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经济状况与需求,今天就来谈谈不同年龄段买房的注意事项。
90后,想买房,首付依靠父母贷款慢慢还
90后刚刚步入社会不久,存款几乎为零,房价却节节上升,可是老婆还是要娶的,孩子还是要养的,没房可怎么让丈母娘心甘情愿的放人?房价太高了,适当“啃老”并不丢人,在90后还没有能力支付大笔首付时,父母的支持是90后最坚实的后盾。只是我们不要忘了孝字当先,一定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让父母生活舒心。
爱睡懒觉是90后的共性,下手的时候一定要全面考虑,不然上下班路上来回几个小时,要不了多久你就崩溃了。同时,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的90后,从小体会不到和兄弟姐妹相处的感觉,长大了有什么事也没有亲人可以扶持,因此,可以选择和好朋友一起买房,就近居住,友情不会因为距离而疏远,有事的时候也可以互相有个照应。
80后,存款少,梦想要有贷款也是要有的
这代人已经逐步迈入而立之年,部分人生活也已步入正轨,据调查,有四成80后已经完成买房大业,剩下的六成正在买房这条路上前行。80后作为当前社会的中流砥柱,大多数工作已经稳定,且小有存款,付个首付不成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经济能力的房子,每月还款不要超过个人月收入的30%,否则你会发现好像所有你喜欢的衣服的价签都和你过不去。如果付了月供,就要勒紧裤腰带,跟旅行K歌美食游戏新衣服说拜拜,和泡面干粮做战友,生活质量直线下降,那么就该审视审视自己的购房观了,买套小点便宜点的房子,给自己留出一点生活空间,做个快乐的小房奴。
70后,重教育,学区房教育有保证是关键
绝大多数70后如今已为人父母,孩子的教育问题自然是放在首位。让孩子有学上,上重点是不少父母的终极目标。现在好多楼盘都打着学区房的名号在进行销售,有些只是离学校近,却不一定是学区房。所买的楼盘是不是学区房,可以上哪些学校,孩子上学有没有住房年限、户口等要求,这些一定要调查清楚。在与开发商签订合同时,最好能把学区作为补充条款写进合同里,不要等孩子急着上学的时候,才发现住房没一年(三年)呢,上不了;房子不是学区房,没学上,孩子的童年耽误不得。
同时,在买学区房的时候还要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来划定区域购买。要考虑家人上班,孩子上学路途的远近,交通的便利,不要盲目的为了买学区房而牺牲整个家庭的生活幸福感。
60后,搞投资,好地段好小区金银滚滚来
房地产行业在近年来火爆的不要不要的,投资者们也看准了这一商机,纷纷下手。60后大概在49-58岁的年龄段,这个年龄段大都工作稳定,有房有车有存款,与其让人民币安安静静的躺着银行卡里,不如物尽其用拿来投资,有一份额外的收入也真真是极好的。
既然是投资,我们就要考虑买房投资赚不赚钱,赚多少钱的问题。目前房价已近乎平稳,预计未来不会再有多大的涨幅,往年的炒房靠房价上涨挣差价已经不再是投资客们的首选,买房出租反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这种大前提下,房子的地段、周边配套以及宜居性等就成了下手买房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租客在租房子的时候,往往是为了上下班方便,因此房子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如果你买了一个房子作为投资,而那个房子地段偏僻,常年没有租客,那样不光得不到回报,连拿来自住都觉得闹心。
50后,为养老,安静优雅住着舒心是首选
如今老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受重视,而一处舒适的养老房显得尤为重要。清新的空气和开阔的视野对老人身体大有裨益,楼盘附近有个公园是再好不过了。老人通常睡眠浅,时间短,安静的环境对于老人来说很重要。同时,老人最让子女担心的莫过于健康问题,因此,医院是周边配套中必不可缺的。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时间紧迫,老人都希望让孩子生活轻松一点,不占用孩子太多的时间,但同时又希望孩子能常回家看看,在这种大前提下,在选购养老房的时候,交通也是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此外,在选购养老房时,一定要考量物业服务的人性化程度,对于老年人,儿女不在身边,如果物业及社区服务好,经常组织业主徒步、老人娱乐等活动,无疑让老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买房子买的不仅是房子,更是选择一种生活,适合自己的房子才是真正的好房子。除了上面的攻略,在买房的时候还应考虑户型、升值空间、证件等问题,买房是喜事,不要因为了解的不全面而给自己带来烦心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