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打头阵,全国土地市场大复苏
时间:2020/10/27
浏览量:
726
北上广打头阵,全国土地市场大复苏
尽管房企的项目还未开工,但在各地的土地市场上,房企的竞争早已开始。
2月14日,北京进行了鼠年的第二场土拍,位于海淀和昌平的3幅地块均竞拍火热,最终成交金额达到196.8亿元。而在三天前,北京刚刚进行了节后的第一场土拍,3幅地块卖出了80亿元,房企间竞争同样激烈。
那些敢于在当前阶段积极拿地的房企,显然对土地市场和后市有着乐观的预计,当然也有房企会持谨慎态度。
疫情虽严重,却挡不住各地在网上继续卖地。除了北京外,全国各大城市也掀起了土拍热浪。广州、杭州、南京、成都、福州、温州等地均开始了节后的首次卖地。其中温州的一幅土地竞拍9个小时、叫价400多轮才分出胜负。
上海也在近期挂出一幅巨无霸地块--由28幅地块组成的徐汇滨江西岸金融港地块,起拍价格高达310.2亿元,如顺利成交,将极有可能刷新全国总价地王的记录。
东方证券在一份报告中提到,随着2019年下半年土地溢价率的持续下降,今年预计会有较好的补仓机会。
从近两次北京拍地的情况来看,2月11日的三幅地块竞得者为首创、华润与中交、京能,2月14日,地块竞得者为首开+华润+住总+中交、绿城、首开+住总+建工。很明显,拥有央企国企身份的地产公司,已经冲在了前面。
为支持疫情下的正常经济发展,近期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已经得到释放。
2月3日,央行开展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亿元,随后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投放资金5000亿,释放流动性累计达1.7万亿元,这相当于出现1%的降准。多数地产行业内人士认为,不排除宽松的资金最终流向房地产市场的可能。
融资端的松紧一般也会直接反映在土拍市场上。
目前对于资金状况比较健康的房企来说,正是拿地的好时机,针对一些大的国有企业以及资金比较宽裕的企业,他们穿越周期的能力比较强,建议这些企业在当下适当积极投资重点二线城市,包括受疫情影响的城市。
对一些短期有资金压力的企业,建议短期内避开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城市,因为这些城市销售回款的流动性会弱一些,同时也避开一些三四线的城市,而是更多布局变现能力比较强的一二线的城市。
目前疫情已经对宏观经济造成了影响,由于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目前消费对经济长的贡献明显增加,与消费相关的服务业,特别是对与线下消费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影响更大;2020年1月底以来,政府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措施更为严格,特别是延长春节假期、推迟企业复工,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比较大。
目前房地产已经进入存量时代,现阶段大幅放松地产调控的概率偏低,所以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中国目前处于经济下行周期,可能后续经济的反弹力度也会弱于SARS时期。
而在房地产领域,受疫情影响,各地项目纷纷陷入停工状态,仅恒大就有1246个项目停工,目前各地项目复工仍旧没有明确的通知,1月份之后,福州、赣州、宜昌、广州、湛江、腾冲、昆明、南京、厦门等城市纷纷下发通知,要求企业关闭售楼处。而从一月份上市房企的销售数据来看,基本上都处于下滑态势。
关于后市,多位房企受访者都表示出了明显的信心。
多数人判断,疫情中的购房需求并没有消失,在疫情结束后,房地产市场将会出现一波增长。另外在政策方面,特别是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方面,地方也有所松动。
截至目前,济南、西安、杭州、上海、天津、无锡、南昌、南京等城市出台土地新政应对疫情,部分城市明确土地款可申请延期或分期缴付。
尽管房企的项目还未开工,但在各地的土地市场上,房企的竞争早已开始。
2月14日,北京进行了鼠年的第二场土拍,位于海淀和昌平的3幅地块均竞拍火热,最终成交金额达到196.8亿元。而在三天前,北京刚刚进行了节后的第一场土拍,3幅地块卖出了80亿元,房企间竞争同样激烈。
那些敢于在当前阶段积极拿地的房企,显然对土地市场和后市有着乐观的预计,当然也有房企会持谨慎态度。
疫情虽严重,却挡不住各地在网上继续卖地。除了北京外,全国各大城市也掀起了土拍热浪。广州、杭州、南京、成都、福州、温州等地均开始了节后的首次卖地。其中温州的一幅土地竞拍9个小时、叫价400多轮才分出胜负。
上海也在近期挂出一幅巨无霸地块--由28幅地块组成的徐汇滨江西岸金融港地块,起拍价格高达310.2亿元,如顺利成交,将极有可能刷新全国总价地王的记录。
东方证券在一份报告中提到,随着2019年下半年土地溢价率的持续下降,今年预计会有较好的补仓机会。
从近两次北京拍地的情况来看,2月11日的三幅地块竞得者为首创、华润与中交、京能,2月14日,地块竞得者为首开+华润+住总+中交、绿城、首开+住总+建工。很明显,拥有央企国企身份的地产公司,已经冲在了前面。
为支持疫情下的正常经济发展,近期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已经得到释放。
2月3日,央行开展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亿元,随后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投放资金5000亿,释放流动性累计达1.7万亿元,这相当于出现1%的降准。多数地产行业内人士认为,不排除宽松的资金最终流向房地产市场的可能。
融资端的松紧一般也会直接反映在土拍市场上。
目前对于资金状况比较健康的房企来说,正是拿地的好时机,针对一些大的国有企业以及资金比较宽裕的企业,他们穿越周期的能力比较强,建议这些企业在当下适当积极投资重点二线城市,包括受疫情影响的城市。
对一些短期有资金压力的企业,建议短期内避开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城市,因为这些城市销售回款的流动性会弱一些,同时也避开一些三四线的城市,而是更多布局变现能力比较强的一二线的城市。
目前疫情已经对宏观经济造成了影响,由于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目前消费对经济长的贡献明显增加,与消费相关的服务业,特别是对与线下消费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影响更大;2020年1月底以来,政府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措施更为严格,特别是延长春节假期、推迟企业复工,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比较大。
目前房地产已经进入存量时代,现阶段大幅放松地产调控的概率偏低,所以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中国目前处于经济下行周期,可能后续经济的反弹力度也会弱于SARS时期。
而在房地产领域,受疫情影响,各地项目纷纷陷入停工状态,仅恒大就有1246个项目停工,目前各地项目复工仍旧没有明确的通知,1月份之后,福州、赣州、宜昌、广州、湛江、腾冲、昆明、南京、厦门等城市纷纷下发通知,要求企业关闭售楼处。而从一月份上市房企的销售数据来看,基本上都处于下滑态势。
关于后市,多位房企受访者都表示出了明显的信心。
多数人判断,疫情中的购房需求并没有消失,在疫情结束后,房地产市场将会出现一波增长。另外在政策方面,特别是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方面,地方也有所松动。
截至目前,济南、西安、杭州、上海、天津、无锡、南昌、南京等城市出台土地新政应对疫情,部分城市明确土地款可申请延期或分期缴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