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了解8月地产大事件
时间:2017/9/4
浏览量:
1401
1.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7年8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将会同粤港澳三地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广泛听取粤港澳三地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根据《框架协议》,合作重点主要是7个方面,即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协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培育国际合作新优势;支持重大合作平台建设。
快评:
作为国家开放的前沿,以深圳为代表的改革特区正加速进行由全球制造业基地向科技创新重镇的转变。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发布,将强化作为亚洲科创中心的深圳以及全球金融中心香港的协同效应。从而使湾区成为比肩长三角城市群和雄安新区的经济发展新高地。
2. 国务院:限制境外投资
2017年8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交部《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部署加强对境外投资的宏观指导,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推动境外投资持续合理有序健康发展。意见明确指出,限制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境外投资。
快评:
新规将在短、中期内对国内房地产投资市场产生积极影响。然而,长期来看,资本管制政策或将抑制某些国外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因为他们可能担忧退出时向海外汇出资金会遇到困难。总体来看,资本管制不会对国内房地产投资市场产生重大长期性影响,因为国内投资市场仍将取决于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基本面。
3. 京籍无房家庭子女有望租房上学
2017年8月17日,由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公安局、市规划国土委、市卫生计生委、市工商局、人民银行营管部联合起草《关于加快发展和规范管理本市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承租人为本市户籍无房家庭,符合在同一区连续单独承租并实际居住3年以上且在住房租赁监管平台登记备案、夫妻一方在该区合法稳定就业3年以上等条件的,其适龄子女可在该区接受义务教育。”
快评:
租售同权是住建部门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和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的重要环节。相关文件的起草为租售同权在北京的实践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但是,由于涉及房地产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存在许多长期的结构性矛盾。我们认为管理层在推进此项政策时将会十分谨慎。
4.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
2017年8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年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从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来看,2017年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9,761亿元,同比增长 7.9%,增速比1-6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0,683亿元,增长10% ,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快评:
就1-7月份的数据而言,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虽然从1-6月的8.5%小幅回落至7.9%,但和去年同期相比,却是上升了2.6个百分点,这部分得益于去年楼市交易回暖,开发商融资压力减轻。总体而言,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态势依旧显著。住宅销售方面,自今年年初政府出台针对个人购房者的一系列限购措施后,预计住宅板块将进入一个收缩周期。
5. 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17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显示,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其中央行特别要求,切实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严格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把握好政策力度、节奏,稳定市场预期。
快评:
自今年以来,严控全社会债务规模、降低金融系统杠杆水平成为政府金融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宏观领域,央行收缩流动性规模,M2增速连创历史新低。与此同时,监管当局严控地方及企业债务发行,积极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我们认为,在这一政策背景下,涉及房地产领域的信贷投放将进一步趋紧。这意味着开发商及购房人将面临更高的资金成本。
6. 上海楼市将推“商改租”
2017年8月11日,上海市住建委明确:上海将研究制定“商业用房改建为租赁住房”的实施细则,对于“类住宅”清理整治过程中尚未销售的项目,也可以考虑转型为租赁住房。据了解,上海市政协常委屠海鸣在《关于借鉴香港“群租房”管理经验,加强白领公寓、单身公寓等集中式租赁住房监管的建议》提案中表示,上海应尽快研究制定商业用房改建为租赁住房的具体操作办法。同时,实行“发牌”制度,对于符合条件的这类租赁住房,发放允许经营的“牌照”。
快评:
在治理不规范的”类住宅”商品同时转型此类存量商品房,成为发展居住租赁市场的有效补充:一方面有利于整体房地产市场的去库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为城市长效吸引人才,打造多层次的居住居留体系。同时大力发展租赁房市场也为机构投资者介入房地产市场,配置相关资产提供了更多选择。
7. 《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
2017年8月3日,商务部在例行发布会上发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便利店总体景气指数为73.95,高于荣枯线23.95,比第一季度提高1.7,体现出从业者对便利店发展形势仍然保持较强信心。报告中提及“无人便利店”时指出,这种新的技术应用与运营思路对于便利店行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快评: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零售业和服务业将迎来巨大变革。零售商们也将更多的应用前沿科技对店铺进行数字化升级,完成线上线下、体验、反馈的全方位无缝衔接。但是,此类技术目前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未来也可能面临较大的政策不确定性。短期内对于实体零售的影响有限。
8. 上海万象城购物中心将于2017年9月23日开业。
上海万象城综合体总体量为53万平方米,位于古北吴中路商圈,为轨交10号线紫藤路站上盖,包括24万平方米万象城购物中心、14万平方米超A级写字楼,3万平方米国际轻奢时尚酒店以及上海首家地铁博物馆。
快评:
作为华润置地商业地产类别的旗舰产品,上海万象城的交付成为华润在商业地产领域探索的重要里程碑。上海万象城坐落于大虹桥板块,符合当下上海零售物业市场去中心化以及地铁上盖物业的发展潮流,或将成为板块内重要的办公及零售中心。
9. 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公告
2017年8月17日,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公告:与多名知名机构投资者共同成立境内、外并购基金,初步投资金额约为人民币114亿元,合作方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公告显示,境外基金及境内基金将单独或共同寻找位于中国境内潜在物业项目的收购机会,从而升级改造为大悦城自有旗舰品牌“大悦城”商业项目或商业综合体项目。
快评:
“大悦城”能受到国内外资本的追捧,显示出这一商业物业产品的品牌价值。在零售市场受到电商严重冲击以及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大悦城”彰显了成功商业地产运营的专业化、品牌化及精细化的趋势。
10. 网红奶茶品牌喜茶正式入京
2017年8月12日,茶饮品牌“网红店”喜茶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和朝阳大悦城正式开业。其中三里屯太古里门店为黑金主题店,朝阳大悦城店则是“双水吧”的风格。喜茶今年下半年的扩张计划以珠三角、长三角、北京等区域为主,初步计划年底在北京开出5家门店。
快评:
从明星粉丝到网红店,网红粉丝经济离不开消费升级和社交网络迅速发展两大因素,是互联网时代迅速延伸的新产业链。当消费主体逐步转移到85后、90后的千禧一代,品牌运营者应当根据消费主体的消费特点快速调整品牌营销策略。互联网时代基于社交媒体的口碑营销,也为网红品牌在短时间内的快速扩张提供了巨量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