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流拍挂不止 单月卖地收入却超上半年 怎么回事?
君只见流流流流,却不见卖卖卖卖。
8月贵阳土地间歇性流拍挂,没有遮住单月卖地收入超过上半年。
亮眼的数据,拿地的高峰。保利、美的、碧桂园、融创以及潜伏的万科等,本月都继续深入开发布局。
沸腾的激情过后,总会趋于相对的平淡。截至目前,由于这个月招拍挂的地块,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可以忽略不计。所以,9月金秋的土拍,会在相对平静中度过。
也正因如此,本周五(31日),观山湖文化山地块在8月份的最后一天出让。不仅是冷暖交替时的收官之笔,而且也是颇具戏剧性的,有望成为定格历史的巅峰一拍。
PART 1.真地告白
尽管一个月前就埋下伏笔,但是真正到来的时候,还是一不小心,有点稍微用力过猛。
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截至目前,贵阳8月商住、商业土地出让总金额达到约95.7亿元。而根据媒体此前的统计,2018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仅约87亿元。
注:8月1日至28日数据仅为商住、商业用地出让。不包含物流仓储、加油加气站和娱乐康体等。(数据来源:媒体根据公开信息统计,非官方发布)
两相比较之下,凉凉的背景音中,8月贵阳土拍实则掀起一波高峰。单月的出让金额,任性的超过上半年的总和。
这应该算是持续增长的复刻加强版。
2017年上半年,贵阳土地出让面积和金额,就曾双超2016年全年的水平。数据显示,2017年1至6月土地出让总面积617.3万方,成交总价高达117.6亿元。而在2016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454.4万方,以及76.8亿元。
戏剧性的一幕,还在上演。
刚刚过去的7月份,官方数据显示,贵阳市12宗国有建设用地挂牌出让。包括熟悉的双龙区域,白云区泉湖板块等用地在内,成交面积约53万方,金额达到约34亿元。
基于目前的四组公开数据来看,2018年1月至8月28日,土地出让的总成交达到:87亿(2018年上半年成交)+34亿元(7月成交)+95.7亿(截至8月28日成交)=216.7亿。而2017年全年成交数据为200.8亿元。
因此,足够以约98%的置信区间,支撑这样的推论——
截至2018年8月28日,贵阳土地出让成交金额已经逼近,甚至超过2017年全年的水平。
稳坐大盘时代以来历史同期高位的数据,可信度可能还会增加。
同样是在7月份,“棚户区城中村共享改造为低效用地再开发一次性招标”成交5宗地块。分别位于花溪区、白云区、云岩区和南明区,总用地面积达到67万方,中标金额约95.5亿元。而这部分土地出让的增量,并没有计算在内。
尽管上述的统计口径,土地用途包含商住、商业、物流仓储、加油加气站和娱乐康体等方面,未做具体的分项。但是,其中商住和商业的占比肯定较高。
为什么会有这样剧烈的反差?
最先考虑到的是,地块出让价格的上涨。数据的对比中可以发现,上半年的土地出让面积,2018年约占2017年同期的59%,但是土地成交额占比达到约73%。
而从近期的成交数据来看,仅观山湖区域、花溪区域的平均地价水平,相比去年已经提升不少。
2015年至2017年、2018年8月土地出让面积与成交金额变化
其原因在于,大盘时代低价拿地开发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像是现在的极端情况,土地熔断的楼面价就达到6000元/㎡。这还没有算上,综合的产品水平较过去提升,为此产生更多的品牌溢价。
综合来看,由于平均地价的上涨,尽管溢价并不明显,整体的成交金额也在大幅提升。这就导致频繁的流拍挂,与处于历年高位的出让成交,同时期登场的现象。
这样说有点于心不忍。但是在土地市场的觉醒中,贵阳房地产市场已然初步建立起地价和房价的新轮动,并且正在步入多方预期的发展轨道。
PART 2.拨云见日
8月份的土地出让,达到年内的峰值水平。整体的地块成交与流拍的背后,都具有相当多的深意。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还是相对低调的三马板块中,宏阳公路机械厂及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
8月17日,贵阳广晟鑫德房地产开发公司,再次拿下这里两宗地块。加上年初2月14日拍下的另一块,已经相继竞得三宗地块在手。
根据工商信息显示,就在本次拍卖前3天的8月14日,这家公司也完成最新的股权变更,万科系位列第二大股东的位置。
也就是说,去年中旬万科与云岩携手打造的三马片区“智慧芯城”,选址应该正式落地于此。
其拿地的性质逐渐清晰,也是棚改项目结合老旧工业区的振兴,当然也会因此面临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
但是,该地块最终的项目呈现,有望成为真正引领三马片区发展的核心所在。
这样来看,上周三马片区金鸭单元的三宗土地的流拍,也就可以理解了。此前普遍看好的地块,原因在于其作为规划区域较早公布,也被认为是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
但是,严格的从市场层面考虑,流拍的三块地分隔较大,不适于集中的连片开发。而且包括云上九州等项目位于区域内,整体规划约束相对明显,不可能推倒重来,也不适于因势利导。
最好的选择,可能就和万科一样,另辟一块新的天地,重新绘制发展的蓝图,这应该也是布局已久。
而更早一些双龙流挂的三块地,咋看之下也是卖相平平。这个地方紧邻龙洞堡机场,出让的示意图结合卫星图来看,醉美路的延长线,和中兴东路应该都处于规划阶段。
地块里面可以说是前不挨村,后不挨店,区域内开发环境的综合治理,也是存在一定的难度。
此前这地最大的意向方,应该是多彩城。毕竟想在这个地界里拿地,还是有一定的门槛,也不是天真的想挂就去挂的。
更具信号意味的,还是月初花溪区的两宗流拍的地块。让人首次感觉到市场的阵阵凉意。但是,这里流拍的可能性,其实远远大于顺利出让。
仅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到,地块周围竞争何其激烈。对面的一路上,就有恒大童世界,美的国宾府。
而在路的同侧,紧邻碧桂园花溪一号,亨特碧桂园云涧溪山。再稍远的明珠大道两旁,更是分布老将保利溪湖,新军碧桂园印象花溪。
具体的地块指标来看,一来是容积率(1.0≤容积率居住≤1.3)较低,并且部分还有高度限制。
也就是说更多的适于洋房、联排别墅等低密度产品。一路上更是不乏竞品,按照开发速度来说,明年初产品入市,很可能面对多方的夹击。
要想在这里拿地开发,然后突出重围,估计首先熔断的应该是自信心。所以,每块流拍的地背后,可能都有选择暂时放弃的理由。
PART 3.巅峰一拍
不断叠加的全国性土地流拍,寒流里的市场也是阴风惨惨。8月10日,太原8宗优质地块全部流拍,引发一片哗然。至此,全国年内流拍的土地约800宗。
而从贵阳的实际情况而言,8月成交的商住、商业土地宗数达到12宗,流拍挂达到10宗。一面是地价的升高,一面是间歇性流拍挂。像是大热天里转头的风扇对脸吹着,“热了、凉了、热了、凉了...”。
但是,实际的数据对比中,冷与热的讨论已经没有价值,房企拿地更为理性倒是真的。而从成交和流拍的土地情况来看,也能对当前市场偏好略知一二。
顺利出让的地块,几乎都满足地段、交通、配套、快速开发、长期布局等首要的原则。
这都可以得到一定的验证,广州金地为代表的保利地产,一举以二次熔断的形式拿地进入观山湖,融创贵州高新区的创新商业产品综合形态,花溪的美的、碧桂园继续补仓,万科深耕三马片区等等。
那么,本周五(31日),观山湖文化山地块在8月份的最后一天出让。占尽上述土地偏好优势的地方,已经吸引多家房企的关注。
从目前的填单报价情况来看,三家房企参与到竞拍中,报价都比较温和。不出意外的话,会进入最后的现场竞价环节。
渠道消息显示,目前的拿地方中,白云区马鞍山首次熔断的盛况中,出现过多家的房企表现出意向。对比来看,近期还未拿地的当属中海、华润、金茂等。
特别的,文化山的三宗地块中,其实有着联合开发的要求。最振奋的拍法,自然还是1家全部拿下,但是难度也是可想而知。
按照目前的加价来分析,067号、068号、069号地块分别加价1次,2次,3次。067的商住地块有两家意向较强。而068、069的报价止步于003号竞买者,可见其稍显压迫性的表现。
7月份密集土地挂牌,让8月份的土地出让迎来井喷。这个月截至28日整体招拍挂出让寥寥无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按照平均土地挂牌时间来看,9月的土拍市场注定会相对平静。
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刻,文化山成为8月份最后的大彩蛋。甚至可以大胆的猜测一下,两块商住用地的争夺,是否会在同场竞争中上演“一拍双熔”。
而在8月份单月卖地收入超过上半年,目前的综合成交逼近甚至超过2017年全年水平的基础上,观山湖的这最后一举,也会毫无争议地定格贵阳土拍历史性的一刻。
所以,“凉凉”并不十分准确,只是需要轻踩几脚刹车。土地出让的缓和中,可能有新的储备逐步入库,包括此前呼声次高的大关的地块,以及白云黑石头区域等。
这时候的平稳,应当也是为了维持适度温和的供应节奏。
最近,也是听闻多个房企调整姿态奋战金九银十。不少背上双肩包包的中介们,准备奔赴销售的一线。
而在稳定市场情绪的大背景下,可能各方面也持续集中精力,专注于开展楼市乱象综合治理的攻坚战。
土地的冷暖交替中,楼市从未像现在这样,牵动居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思考,也从未像现在这样,更为清晰的描摹城市发展的未来景象。
略微有点温度的土地,让人感受到哪里的房子更值钱了,哪里的区域生活会更加舒适,哪里又要有新的产业落地······
也是在这样的温度中,让人逐渐体味土地的另一层寓意。
这可能并不只是一场为了房子的市场交易,而是茶余饭后三五好友的微信谈资,是又一次历史进程更迭的时代缩影,也是孕育未来理想蓝图的城市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