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房子一定赚?房价上涨是铁律?这次或许你错了
近期的楼市不得不说确实回暖了,不仅一二线的新房销售火爆,二手房市场也是成交暴涨。北京二手房成交量第3次超过1.6万套,深圳、上海、天津等地楼市也出现“小阳春”现象。就连上周,北京的存量房网签4068套,环比上涨54.74%,热度依然不减。
加上房贷利率松动,以及全面放宽落户政策,于是很多人坚信,投资房子一定赚。过去如此,今天亦如此,买房不会亏!
到底是不是这样,是否真的如此?
中国楼价只升不降吗?
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这句话是没错的,但是问题是,在中国,房子不只是商品,而是金融品外加良民证,房价的坚挺程度取决于央行和政府的坚挺程度。
仅回顾这10年的房地产历史就会记得,2013-2016年的4年间,很多人,包括很多开发商没有挺过来,甩卖、哭泣、流血离场。这些人,都是高位进去,加了不低的杠杆,有资金成本,甚至资金成本过高的。没有等2016年开始的大行情,扛不住、忍不住,割肉离场。
并且2008年那一轮金融风暴,更是造成了局部的暴跌。2017年后进场的很多投资客,目前不也因为限售、二手房回落等因素,迄今还烫手。
所以任何投资都一样,有风险,有技术含量。但是对于刚需、改善需求来说,该买得买。
产业影响房价上涨空间
流动人口是跟着机会走,哪里能赚到钱,就会流入那个城市,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就算外来人再多,可流动性较强,能不能有效转化定居意愿是一个问题。
房价由产业直接影响房价的上涨空间,产业越高端越多元化,房价上涨空间越大,例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城市,聚集高端人才较多,收入和稳定性高,留下落户定居的意愿更强。
现在很多三、五线城市和县城的命运已经被决定了,在一个基本没有什么产业结构,除了餐饮业和体制内就没啥东西的地方,未来的衰退可以说是大概率的,特别是当人口的拐点出现之后,就几乎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扭转这个趋势了。
即使一二线城市当前火热,如果未来二线产业没有升级也不会太好。在2018年的时候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就已经被打破了。
房价泡沫严重 居民承受能力已到极限
我国的房地产泡沫非常严重,核心城市房价收入比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部分城市超过30,不仅远超国际普遍认可的水平,甚至比美国和日本楼市泡沫破裂前还高出数倍(日本首都圈和京畿圈10-12,美国4-5)。
我国居民对高房价的承受能力已达极限,居民收入已无法支撑房价继续上涨。
截止2017年底,我国居民部门债务占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达到111%,这一数字非常惊人。
笔者认为,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过剩时代,居民收入难以支撑目前高昂的房价,预计未来房价将维持稳中有降态势。
中国经济也能忍受一定幅度的房价下跌,因为房价下跌虽将带来房地产投资的减速,但其亦将有助于居民消费潜能的释放以及制造业投资盈利的改善,同时鉴于消费占GDP的比重不断攀升,房价下跌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将远低于市场的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