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IT企业成北京办公楼租赁市场第二大主力
时间:2020/11/13
浏览量:
651
国内IT企业成北京办公楼租赁市场第二大主力
随着中国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国内IT企业正在成为大城市写字楼的热门“金主”。2014年末的北京写字楼租赁市场,第二大需求来源就是国内的IT行业。仲量联行(JLL)1月21日在北京发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北京房地产市场报告显示,国内IT企业对写字楼市场有着强大的支撑力。
仲量联行在报告中称,2014年第四季度,北京写字楼租赁活动集中在商务中心区和金融街,在此趋势下,业主选择租户时格外谨慎,偏好大型、稳健的私募基金公司,除了金融公司外,国内IT行业充当了去年末租赁市场第二大主要需求来源。“尽管部分小型(IT)企业受制于预算约束,租赁过程较为艰难,但其它IT企业,尤其是软件类企业,开始在北京东部区域寻觅,如望京,以此作为可租赁面积有限的中关村区域的后备选择。”21日下午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采访时,仲量联行北京商业地产部资深董事贺睿柯(Eric Hirsch)如此描述IT企业的租赁动向。
贺睿柯例举的望京区域,的确颇具代表性。该区域某国资地产商开旗下的写字楼项目销售负责人对本报记者透露,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SOHO中国旗下望京SOHO等写字楼项目先后入市,互联网公司对望京区域写字楼的强大需求得到集中显现。关于这一需求的特点,在她看来,互联网公司对于写字楼的需求也与传统行业有所不同,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个性化较强的项目。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也在多个场合明确提到过这一趋势。他毫不讳言的对记者说,望京SOHO写字楼75%以上的租户都是互联网企业,这与以前大不相同,因为原来同一栋写字楼楼里20%的企业来自同一行业的现象,都极为罕见。实际上,不只是望京,也不仅是中国北京,从整个亚太区来看,来自互联网行业的“租客”队伍,都呈扩大趋势。据世邦魏理仕稍早前的观察,去年第三季度,亚太区写字楼需求,就主要来自科技、媒体和电信公司的办公空间升级、扩展或搬迁到核心领域,尤其在北京、广州、新加坡、东京和悉尼等城市。去年11月,高纬环球也通过报告对本报记者介绍,彼时亚太地区的租赁活动,以日本东京、中国和印度的城市发展势头最为强劲,这些城市共同的标签,正是“受互联网公司需求推动较大”。
关于2014年的北京写字楼市场,仲量联行总结称,2014年是自2000年来首个无办公楼新增供应的年份,商务中心区业主倾向于牺牲较高的租金以挽留更为稳定的承租者,如跨国企业,因此商务中心区租金增长环比持平。与之相反的是,金融街区域的业主更青睐承租能力高的国内大型金融企业,使得这一区域租金环比上涨2.1%。据记者了解,2015年底前,北京将有五个甲级办公楼项目进入市场。对于北京写字楼2015年的市场前景,贺睿柯对记者分析称,新开业项目只能暂时缓解空置面积有限的局面,因为近一半的面积将作为自用,此外,大部分新竣工的办公楼均位于边缘区域,远离需求量最为集中的市中心。
“2014年末办公楼租赁市场空置率保持在历史低位,我们预计2015年将由业主方来主导市场,特别是在传统核心区域。” 贺睿柯说道。
随着中国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国内IT企业正在成为大城市写字楼的热门“金主”。2014年末的北京写字楼租赁市场,第二大需求来源就是国内的IT行业。仲量联行(JLL)1月21日在北京发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北京房地产市场报告显示,国内IT企业对写字楼市场有着强大的支撑力。
仲量联行在报告中称,2014年第四季度,北京写字楼租赁活动集中在商务中心区和金融街,在此趋势下,业主选择租户时格外谨慎,偏好大型、稳健的私募基金公司,除了金融公司外,国内IT行业充当了去年末租赁市场第二大主要需求来源。“尽管部分小型(IT)企业受制于预算约束,租赁过程较为艰难,但其它IT企业,尤其是软件类企业,开始在北京东部区域寻觅,如望京,以此作为可租赁面积有限的中关村区域的后备选择。”21日下午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采访时,仲量联行北京商业地产部资深董事贺睿柯(Eric Hirsch)如此描述IT企业的租赁动向。
贺睿柯例举的望京区域,的确颇具代表性。该区域某国资地产商开旗下的写字楼项目销售负责人对本报记者透露,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SOHO中国旗下望京SOHO等写字楼项目先后入市,互联网公司对望京区域写字楼的强大需求得到集中显现。关于这一需求的特点,在她看来,互联网公司对于写字楼的需求也与传统行业有所不同,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个性化较强的项目。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也在多个场合明确提到过这一趋势。他毫不讳言的对记者说,望京SOHO写字楼75%以上的租户都是互联网企业,这与以前大不相同,因为原来同一栋写字楼楼里20%的企业来自同一行业的现象,都极为罕见。实际上,不只是望京,也不仅是中国北京,从整个亚太区来看,来自互联网行业的“租客”队伍,都呈扩大趋势。据世邦魏理仕稍早前的观察,去年第三季度,亚太区写字楼需求,就主要来自科技、媒体和电信公司的办公空间升级、扩展或搬迁到核心领域,尤其在北京、广州、新加坡、东京和悉尼等城市。去年11月,高纬环球也通过报告对本报记者介绍,彼时亚太地区的租赁活动,以日本东京、中国和印度的城市发展势头最为强劲,这些城市共同的标签,正是“受互联网公司需求推动较大”。
关于2014年的北京写字楼市场,仲量联行总结称,2014年是自2000年来首个无办公楼新增供应的年份,商务中心区业主倾向于牺牲较高的租金以挽留更为稳定的承租者,如跨国企业,因此商务中心区租金增长环比持平。与之相反的是,金融街区域的业主更青睐承租能力高的国内大型金融企业,使得这一区域租金环比上涨2.1%。据记者了解,2015年底前,北京将有五个甲级办公楼项目进入市场。对于北京写字楼2015年的市场前景,贺睿柯对记者分析称,新开业项目只能暂时缓解空置面积有限的局面,因为近一半的面积将作为自用,此外,大部分新竣工的办公楼均位于边缘区域,远离需求量最为集中的市中心。
“2014年末办公楼租赁市场空置率保持在历史低位,我们预计2015年将由业主方来主导市场,特别是在传统核心区域。” 贺睿柯说道。